中国馆大部分展馆设置了雨水收集系统
为迎接2019年世园会,中国馆、国际馆、植物馆、生活体验馆4个场馆各具特色迎接八方游客。
中国馆大部分展馆置于梯田之下,利用梯田大型覆土建筑结构的保湿隔热性能,降低建筑物采暖降温能耗。屋顶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场地采用透水铺装,地下设雨水调蓄池,经回收处理后的雨水将用于梯田灌溉,形成生态微循环。场馆利用地道风的理论实现新鲜空气的夏季预冷,冬季预热,有效降低空调系统能耗。
国际馆在会期承担世界各国、国际组织室内展览以及举办国际园艺竞赛的功能。它由94把花伞构成,如同一片花海飘落在园区里。无论是在高空俯瞰,还是在伞下信步,游客都会被这一片独特的花海所吸引而流连忘返。当夜幕降临,花伞叶片上的投射灯将会为场馆营造出多姿多彩的夜景。
植物馆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建筑设计理念为“升起的地平”。建筑分为三层,一层设有热带植物温室,占地约3000平方米,汇聚600多种珍贵植物;二层为绿色多功能报告厅,会期将陆续举行红树林、植物科学画等分主题展览。从一层沿着展厅东部的垂直交通路径向二、三层攀爬时,能够享受到从高空俯视红树林植物冠部的极致美景。
生活体验馆更为游客们提供了一个优美的田园集市,体验文明现代的生活方式,感受中国传统园艺文化和园艺创新科技带来的快乐。
除场馆外,体现各地文化与生活特色的园艺展示区也是本次世园会的一大看点。
浙江园通过“源起”“诗画”“富美”“花园”“起航”五大篇章,汇聚全省能工巧匠,打造新时代、现实版的“富春山居图”;重庆园以“青山绿水、山城重庆”“爬坡上坎、巴渝乡院”为主题,重点展示具有绿色生活特点的田园生态环境和具有美丽家园理念的现代人居;江苏园以传统园林建造手法构建苏派园林景观布局,形成“前园后院”的空间格局,通过移步易景,使整个园区的“春色满园”“荷风四面”“玉堂富贵”“暗香疏影”4个景观区域融为一体;安徽园的徽派建筑充分展现了徽派经典技法——徽雕,将古雅、简洁、富丽于一身的徽派建筑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更是当地居民文化思想与生活理念的真实写照……
-
-
治理城市洪水内涝建设海绵城市让城市不再看海
海绵城市建设”是近年来我国在城镇开发建设中大力倡导的新模式,与国外所提倡的低影响开发理念是一致的。海绵城市建设是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更高层面的表述,更是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措施和具体体现。
넶815 2019-06-28 -
-
建筑物上自然雨水的利用与再利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尤其是防洪排涝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每逢大暴雨都会出现较严重的洪涝现象,被市民戏为“看海”,给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城市管理者对雨水资源的重现,如何采取措施解决这一影响城市发展和危害市民生活的问题,摆在了专家和决策者面前,在加强城市排水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采用雨水收集系统无疑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办法。既可以减轻城市洪涝保护环境,又能节约用水,实现雨水资源化,变害为宝。
넶409 2019-06-03